“雙素日”里,老師重拾傳統板書,孩子們在戶外進行多彩多樣的體育活動。
“請各位同學跟隨音樂把這首詩背誦一遍吧……”9日上午9時許,如皋市九華小學的廣播剛響起,二年級的學生們整齊地站在教室門口,一邊用手打著拍子,一邊朗朗背誦古詩。這是該校每天的“詩和遠方”時間,孩子們一邊誦讀古詩,一邊遠眺綠色。
自3月以來,九華小學豐富“鄉鏈課程”,啟動“明眸”課程之“雙素日”行動,將每周三、周六設為“雙素日”,讓孩子盡量遠離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產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雙素日”行動實施近1個月來,家長紛紛點贊。
板書里的言傳身教
9日上午9時47分,九華小學辦公室主任、四(3)班語文老師王建國正用粉筆一筆一畫地把《寶葫蘆的秘密》的生詞寫在黑板上。二(7)班語文老師王麗清用粉筆在黑板上仔細地畫上了楊桃,因為今天她要講的是《畫楊桃》這篇課文。當天正值“雙素日”,該校所有老師都上素課,停用一體機等電子產品及PPT、暢言智慧課堂App等,使用傳統板書的方式來講課。
“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學生近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我們啟動了‘雙素日’行動。”九華小學校長丁伯春介紹,“雙素日”行動指向師、生雙方,在每個周三和周六,教師“上素課”,學生“執素行”。學校鼓勵老師提前做好教學方案,帶領學生讀好課本,重拾傳統板書,借助實物演示等質樸授課方式,為學生的眼睛減輕負擔。在“雙素日”,學生不管在校還是在家,均不碰電子產品。每周的其余時間,學生接觸電子產品總時長不超過半小時,并鼓勵他們閱讀、運動、做家務、開展親子活動等,家校聯手呵護孩子視力。
3月,九華小學出臺了《九華小學學生電子產品使用規定》。該規定明確,所有學生不允許配手機,已有手機的要交還家長保管。不得申請微信號、QQ號等個人社交賬號、游戲賬號;如遇到學習問題需要請教老師,請家長用手機聯系。
“‘雙素日’讓我們回歸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備課的時候,我會注重讓孩子們回歸到課本當中。同時,因為沒有一體機直觀的圖片、視頻解釋,就要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力、聯想能力去理解一些字詞的意思。”袁舒怡是九華小學一(2)班的班主任,也是該班的語文老師。她表示,“雙素日”備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她開心地說:“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變強了,也讓一些孩子發現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了一些創造性愛好,減少了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自從推行‘雙素日’,孩子們在勞動課上的變化特別大。他們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夠開動腦筋,分享經驗,主動動手操作。”勞動教師曹穎說,雖然“雙素日”備課要比以往多近一個小時,但是看到學生們分組合作、溝通協調完成作品的樣子,自己很有成就感。她說:“周三制作小竹籃時,大家積極討論、分工合作。周六,孩子們用樹葉、樹枝做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學生的勞動熱情更加高漲了。”
“‘雙素日’里,老師邊講邊寫,解題步驟像拆積木一樣清楚。而且我不用老盯著屏幕,眼睛沒有那么累,真的挺好!”六(6)班學生孫煜杰說。
操場上的野蠻體魄
9日上午9時許,5名三年級學生站在不同的數字上,舉起右手,被攝像頭識別,隨后大屏上顯示開合數量。“耶,我贏了!下次再PK!”三(4)班學生李玥瑤一下子完成了70個開合跳。體育老師顧妍笑著說:“這是學校3月份剛啟用的AI運動大屏,能夠自動統計跳繩、開合跳、立定跳遠、高抬腿、左右跳等,孩子們很喜歡。”
操場上,孩子們正在運球小步跑、行進間傳球、投籃……一旁,三(2)班學生夏詩琪和小伙伴們正手腳并用地玩“鄉間長征路”游戲,現場加油聲、笑聲不斷。
“今年,學校豐富了體育教學內容,有60多名老師投身體育教學,讓學生強健體魄。”丁伯春說。
“我們體育組會提前制訂‘雙素日’的活動計劃,確保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既能吸引學生參與,又能達到鍛煉身體和放松眼睛的目的。”體育老師邵強說,周三會安排更多的戶外體育運動,下午增設“陽光體育社團”,全校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參加籃球、田徑、羽毛球等學校社團,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的兩次大課間里,每個年級有不同的運動項目,并不定期進行輪換。如一、二年級為跳繩、踢毽子,三、四年級為籃球、地面游戲,五、六年級為跳長繩、羽毛球,確保學生每天的戶外運動時間。他說:“籃球社團目前有80多名學生,每周訓練時間是4天。”
大課間,一年級的孩子放聲歌唱《萬疆》和《你笑起來真好看》,在歌聲中放松身心。午休時,每個班學生打開“村貓魔盒”,開始了交換玩具的美好時光。
在學校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室門口分別有兩朵碩大的“向日葵”和“牡丹花”。課間,孩子們在花下大喊一聲,原本的“花骨朵”一下子綻放成了絢爛的“花朵”,原來這是聲控解壓花朵。“除了運動外,我們希望讓孩子們適當釋放壓力,讓他們感受到‘總有一朵花為他們開’,促進心理健康。”該校副校長徐志華說。
“我家兩個孩子都在這兒讀書。學校推行‘雙素日’行動挺好的,孩子的體育時間延長了,身體素質更好了。我非常滿意。”家長王銀平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休息日的親子互動
“‘雙素日’就是讓我們在操場上奔跑,跳跳運動窗格;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爬山、騎自行車,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周末剛和媽媽去了廟會,特別有意思。”二(3)班學生李本言笑著說。
“這個行動非常有意義,讓孩子和家長周末放下手機,親近自然,保護視力。”李本言媽媽李良茜笑著說,接到老師關于“雙素日”行動的通知后,全家達成一致,和學校一起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為了讓“雙素日”行動落到實處,九華小學不斷豐富“鄉鏈課程”,采取語文加美術、體育、音樂、數學、信息技術、科學、英語、德法、勞動的跨學科合作方式,鼓勵學生和家長周末一起動手,完成“鄉鏈課程”實踐內容,幫助孩子鏈接鄉情、涵養家國情懷、保護視力,護航他們健康成長。
上周末,四(1)班學生王浦昊、耿旸和媽媽花了半天一起完成了“鄉鏈課程”實踐作業——蘇堤彩紙橋。四(2)班學生張宇澤說:“這個橋有點難的,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兩個小時才完成。周末,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去打羽毛球,我不玩手機和平板了。”
“周末‘鄉鏈課程’的實踐作業有時候和爸媽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完成,但是很有成就感。”六(5)班學生李蔡陽和劉雨涵興奮地告訴記者。
“感謝學校,指導我們增加了更多親子相處的機會!”家長金丹丹說,學校的第一個“雙素日”周六,自己就帶著孩子去了南通奇妙農場。她說:“學校的倡導讓孩子充分意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要讓孩子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在大自然里放松,才能健康成長。希望學校‘雙素日’能一直堅持開展下去,我們全力配合!”
“學校的‘雙素日’就像及時雨,讓孩子放下了電子產品,回歸到真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孩子也更開朗了。真心感謝學校,我以后也會和孩子一起,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享受更多有意義的親子時光,提供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家長王銀平說。
“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丁伯春表示,學校將認真落實省教育廳“215專項行動”相關要求,持續拓展“鄉鏈課程”的深度和厚度,全方位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營造充滿活力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用強健體魄為學生夢想保駕護航。
(記者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