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協商議事是傾聽民聲、化解民憂的暖心之舉。南通市天生港鎮街道白龍廟社區持續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基層議事協商機制,切實推進社區協商議事有平臺、有議題、有結果。社區把居民的“心上事”變成“上心事”,以“微實事”擦亮居民群眾的幸福底色。
多方聯動破題
“非常感謝社區解決了污水堵塞的難題,現在難聞的氣味沒有了,出行也方便多了。”居民代表姚美萍感激地說。針對傳統協商議事易存在“泛而不實”的問題,白龍廟社區建立多方協商議事主體機制,邀請具有直接職能的議事主體參與,推動協商議事嵌入基層治理。處理白龍花苑14棟超質保期污水管道堵塞這一難題時,白龍廟社區黨委第一時間召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對相關問題一一梳理。同時,聯動街道物管辦、城建以及電力、通信等多部門參與專項維修方案研討會,從專業角度提出方案建議。經過多輪協商議事會議,維修方案得以正式實施,讓居民切實感覺到議事結果落實在“家門口”。
閉環跟蹤問效
“孩子上學后,我們常常閑在家里,社區能不能在附近打造一個場所,讓我們能開展文娛活動、嘮嘮家常。”白龍廟社區的退休老年人多次向社區反映這一問題。社區積極籌劃,并成立了“白龍暖陽居”,將閑置的空房改造成老年活動室,修理點、閱讀角、休閑角等功能區一應俱全,滿足了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同時,社區還發展了兩支老年人文藝隊伍,開展23場文化活動,累計服務900余人次。從最初的被動接受服務需求,到主動開展服務活動,退休老年人群體的角色發生了顯著變化,成為推動社區發展的重要力量。
網格動態治理
3日晚上9點,新華佳園的新樓道燈亮起來的那一刻,在場居民都發出了歡呼聲,一盞盞燈照亮居民們喜悅的臉。“我在巡查時發現問題,就是樓道內的燈亮度不夠,晚上經過的時候不太安全。”微網格員陶明萍說。收集到訴求后,社區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主動化解,經討論協商,決定對故障樓道燈進行統計與摸排,安排專業的人員全面檢查維修,用最短的時間讓樓道重新亮堂起來。目前,“有事好商量”議事會已覆蓋了鄰里糾紛、公共事務、環境保護等三大類議題,形成“季例會+專項會”議事制度,真正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
(作者 沈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