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靜) 今年是《江蘇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頒布實施30周年,為進一步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激發社會正能量,日前,由揚州市公安局、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揚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平凡人物 勇擔義舉”為主題的揚州市見義勇為文獻史料展正在揚州市文化館展出。本次展覽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展,他們中有學生、群眾,還有曾經參與見義勇為的志愿者代表。
揚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李忠盛介紹,這次見義勇為文獻史料展,既是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生動實踐,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表達,通過可觸可感的歷史見證,將抽象的價值理念轉化為生動的精神圖騰;通過英模事跡的傳播,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現場展出的上千件珍貴的藏品,訴說著古往今來眾多英模人物在平凡生活中書寫的不凡義舉。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第三板塊揚州歷史人物俠義壯舉中,現場展出了不少古書古籍,其中收錄了一些揚州人見義勇為的英勇事跡,彰顯揚州地域文化中英雄基因的傳承,這些事跡也是首次在公開展覽中展出。例如,清代著作家、思想家阮元的詩話《廣陵詩事》記載了一位儀征的張巧姑,14歲時突遭家中房屋失火,為了救其父親見義勇為的感人故事。
連日來,見義勇為文獻史料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其中不乏外地慕名而來的群眾。現場觀展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在報紙資料、英模事跡展示牌前駐足觀看。見義勇為主人公們所展現出的勇敢、無私和擔當,令人敬佩、令人動容。承辦方揚州市吾城記城市記憶展覽館負責人陳堅表示,“這些紀實的歷史片段,既是揚州城市精神的縮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
尤其是在1995年《江蘇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頒布以來,揚州有多人獲評江蘇省見義勇為英雄。策展期間,陳堅從上萬份藏品中找到了一份報道寶應籍見義勇為英雄的事跡報紙。“陶正沂是1998年獲江蘇省表彰的見義勇為英雄,當時他正在乘涼,聽聞鄰居家里失火,他冒著生命危險把煤氣罐從鄰居家搶出來,全身面積燒傷達到80%,后來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
展覽自開辦以來,參展人數持續攀升,內容豐富的史料展陳以及見義勇為英雄感人至深的事跡引發市民對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的共鳴。姜洪珠是廣陵區見義勇為志愿者之一,曾兩次見義勇為獲得表彰。他說:“要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只有學習英雄、崇尚英雄,才能更好地爭當英雄。”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4日,展覽地點在維揚路349號揚州市文化館,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中午11點半,下午2點至5點,歡迎市民前往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