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烈士陵園寄遠思。連日來,淮安市淮陰區各界人士自發來到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
4月3日上午,在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淮陰區大、中、小學生在八十二烈士紀念碑前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活動在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拉開序幕,各界代表在八十二烈士紀念碑前靜默肅立,共同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歲月匆匆,帶不走對烈士的敬仰與思念。劉老莊連紅軍小學、劉老莊中學、淮師附屬實驗學校、淮陰師范學院的學生代表們共同朗誦詩歌《精神永續照山河——劉老莊的青春接力》。他們還將心中所思所想化作信箋上溫潤的墨跡,與烈士們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校排演話劇時飾演過李云鵬烈士的大學生高楓在給烈士的信中寫道:“前輩們,您看啊,如今的青年正以另一種方式‘沖鋒’:我們在實驗室解析基因密碼,在支教課堂講述革命故事……您種下的火種,正在我們的掌心燃燒!”
烈士親屬、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李愛云為同學們送上寄語:“希望你們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向團組織、黨組織靠攏,早日成為光榮的共青團員、共產黨員,讓澎湃的熱血在國旗下涌動,讓飛揚的青春在校園里綻放光彩,讓熾熱的心火在黨旗下熊熊燃燒。”今年是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殉國82周年。82年來,淮陰人民從沒有忘記英雄,特別是每年的“3·18”、清明節,前來悼念的群眾絡繹不絕,紅色血脈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延續。
一場場紀念活動的背后,是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勵著后人傳承英雄精神。
淮安市劉老莊連紅軍小學也組織部分學生來到紀念園開展活動。孩子們佩戴紅領巾,手持白色菊花,在烈士紀念碑廣場整齊列隊。“雖然是聽著八十二烈士故事長大的,但每次來到烈士紀念園,都會對英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該校五年級(1)班的朱欣語同學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要像隊歌里唱的那樣,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好好學習,增長才干,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最深的緬懷是弘揚,最好的紀念是傳承,英烈事跡代代相傳,英烈精神生生不息。“作為一名青年民警,我們既需銘記烈士的事跡,更要將烈士精神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踏著英烈們的足跡奮力前行,在新征程上更好履行新時代使命職責。”淮安市公安局淮陰分局青年民警羅瑄的話語擲地有聲。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近年來,淮陰區不斷強化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思政課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在廣大青少年的心中種下崇敬英烈、繼承英烈精神的種子。同時,積極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日益成為全民共識和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