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大批群眾從四面八方涌進陵園,祭奠英烈、寄托哀思。
此情此景年年相似,79歲的李愛云不禁想起58年前的這一天。那日,她第一次跟隨父親來到這里掃墓:“前來祭掃的群眾人山人海,大家帶著自制小白花,那個場景,我這輩子都忘不掉。我暗暗發誓,要為他們守靈一輩子。”
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3師7旅19團2營4連在劉老莊與日寇浴血奮戰,終因眾寡懸殊,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云鵬等82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李愛云,正是八十二烈士之一李云鵬最小的妹妹。
“我是聽著大哥的故事長大的?!崩類墼瞥錾鷷r,胞兄李云鵬已犧牲3年,可她對大哥有關的記憶卻十分深刻?!靶r候,一家人常在昏黃的油燈下,聽父親講大哥的故事,念大哥的家書?!痹趧⒗锨f戰斗前,李云鵬曾給家里寄過兩封信,信中寫道:“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比欢患胰丝嗫嗥谂?,卻沒有等到李云鵬歸來。
在李愛云記憶里,老家堂屋的墻上一直掛著一只風箏?!澳鞘谴蟾缬H手扎的,他離家后,父親就一直把它掛在墻上,我們進出都能看見。一直掛到風箏都爛了,父親才將它取下來,又將風箏線鄭重地收了起來?!?/p>
等待大哥李云鵬的消息,一等就是20年。1963年,距離八十二烈士犧牲整整20年,李愛云一家從廣播中得知,大哥犧牲的準確地點是淮陰縣劉老莊?!暗诙旄赣H就坐著大巴車趕到淮陰,回來后他對我們說:‘那個地方的人都是好人,那里的老百姓年年自愿來到你大哥墓地祭奠?!崩類墼苹貞?。
1967年3月18日,李愛云隨父母第一次從徐州老家來到哥哥的犧牲地祭掃,成千上萬的淮陰父老鄉親手捧白花祭奠烈士的場景深深震撼了她。從此,她和腳下這片土地再也不能分離。21歲的李愛云獨自辦理戶口轉遷手續,從老家沛縣徒步來到淮陰,插隊落戶到劉老莊大隊。
多年來,李愛云堅持向中小學生、干部群眾義務宣講烈士的英雄事跡,累計開展義務宣講2000余場,覆蓋受眾20萬人次?!耙院笪抑v不動了,我的女兒、外孫女還要接著講?!崩類墼普f。
漫步陵園,青松翠柏掩映,紀念碑高高聳立。“這些年,陵園修建了紀念館、紅星廣場、紀念林,模樣有了大變化,可父老鄉親們對烈士們的崇敬和懷念沒被時間沖淡?!崩類墼聘嬖V記者,“如今的和平與安寧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希望青少年都能夠崇敬先烈,讓紅色基因永遠傳承下去?!薄?本報記者 張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