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連云港市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圍繞祭奠英烈、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等內容開展一系列“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讓廣大群眾感受和弘揚清明傳統文化,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東海縣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東海縣各處烈士陵園共同舉辦“清明祭英烈 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活動,吸引黨員干部、退役軍人、學生代表和社會群眾近萬人參與。通過莊重祭掃、紅色教育、文明實踐等多元形式,將清明傳統民俗與生態理念、時代精神深度融合,倡導綠色文明祭祀新風尚,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厚植群眾愛國主義精神,在青山翠柏間奏響賡續紅色基因的時代強音。
灌云縣
灌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多家單位在灌云縣金雞嶺公墓前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文明寄哀思”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們早早搭設服務臺,準備了一些鮮菊花等素雅花束,市民可用攜帶的紙錢免費兌換鮮花。不少市民主動響應,將紙錢交給工作人員,換成一束束鮮花敬獻墓前。一改煙火繚繞的祭奠方式,讓天氣更清明。灌云縣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已持續多年,除了安排志愿者在現場宣傳文明祭掃的意義,還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市民網絡祭掃、錯峰祭掃。
灌南縣
4月5日,由灌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灌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主辦的"精彩非遺 助力文明"踏春游園會主題活動在灌南碩項湖公園火熱啟幕。活動以“文明實踐·春風潤心”為主題,非遺展示、春日市集為主線,為參賽選手、市民游客奉上一場“文化+運動+春意”的沉浸式體驗。活動現場,灌南湯溝酒釀造技藝、面塑等二十余項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集體亮相。手工技藝類傳承人現場展示作品創作,中醫藥類傳承人現場義診,市集還特別策劃了書法文創和地方性文創展示區域,將創意融合傳統文化,吸引眾多游客駐足體驗。
贛榆區
清明時節,連云港市城頭中心小學組織500余名師生徒步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園,祭奠長眠于此的烈士們。在抗日山烈士陵園內,全體師生先后來到小沙東海戰烈士冢、英雄烈士紀念塔、烈士墓地,集體鞠躬、默哀,為烈士們獻上花圈和鮮花……向先烈們表達深深的悼念之情。從1976年起,每到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這樣的行動緬懷先烈,至今已堅持50年。
海州區
清明期間,海州區南城廟會熱鬧非凡,1000余個攤位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參觀采購。除了娛樂活動,古城門下每日還上演著精心編排的文明主題節目。淮海戲《選婿》以傳統非遺形式演繹婚嫁新風,相聲《規矩論》用朗朗上口的節奏倡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場演出都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六朝一條街,發放《文明倡議手冊》,耐心講解移風易俗的意義,更是在古民居中設立了移風易俗簽名墻,引導游客文明祭掃 ,過平安清明。
連云區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連云區舉辦“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主題活動。駐區部隊官兵代表、區消防救援大隊代表、學生代表和其他社會各界代表等百余人參與。祭英烈儀式在莊嚴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全體人員肅立通過唱國歌、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為烈士墓獻花、集體默哀等方式共同緬懷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感念革命烈士的英勇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