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草综合精品,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丰满老妇熟乱XXXXX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播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徐州 > 正文
把實干擔當寫在鄉村大地上 徐州市616名駐村第一書記扎根基層助力振興
2025-04-11 09:20:00  來源:徐州日報  

“鄉村振興不是紙上談兵,要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這是邳州市鄒莊鎮韓家村駐村第一書記胡杰到村服務群眾的第一信條,也是我市選派到基層一線任職的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真情寫照。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部署要求,認真落實全省經濟薄弱村提升行動任務要求,扎實推進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去年8月,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從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選派616名優秀干部到經濟薄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著力打造一支“住得下、干得實、助得好”的鄉村振興隊伍。

駐村第一書記牢記組織重托,扎根基層,走村入戶,聚焦建強基層組織、推進強村富民、優化鄉村治理、服務農民群眾等重點任務,上接“天線”找項目,下連“地氣”聚民心,與基層干部群眾一道書寫新時代徐州鄉村全面振興的嶄新畫卷。

強黨建 固根基

夯實基層戰斗堡壘

“我們可以以保險形式兜底,降低村民種植風險,保障收益。”“還可以積極探尋高效特種蔬菜品種,嘗試優化種植結構,并主動對接蔬菜加工企業,力求簽訂種植協議,穩定村民收入來源。”“是否可以通過建立專業化保潔隊伍,來維持村內環境衛生的長效整潔。”……

每周一上午9點,沛縣敬安鎮小韓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李乾會準時到達村部,與村干部、群眾代表交流談心,針對村內事務、集體增收、村容村貌等問題進行商討。

去年8月李乾到村任職,為了盡快熟悉村情,他積極融入“兩委”班子,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與村民們拉家常、問冷暖。“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是他時刻銘記在心的工作準則。

任職期間,李乾千方百計降低村民農業種植風險,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穩定村民收入來源。在黨組織建設上,他積極協助村“兩委”班子明確職責、壓實責任,高質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等工作。在他的支持下,4名村干部順利完成學歷提升,村“兩委”成員及后備干部總體平均年齡降低,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同時,李乾注重村干部后備人才培養,重點關注本村大學畢業生、致富能手、經商務工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精心篩選出15名后備人才,動態儲備4名村級后備人才,其中1名進入村班子工作,1人成為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為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

組織興則事業興,組織強則事業強。半年多來,駐村第一書記把強陣地、抓班子、帶隊伍貫穿工作始終,推動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幫助基層培養一批能夠長期帶領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的優秀黨組織書記和年輕干部,培育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村級黨組織,提高“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質量,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的“硬舉措”激發鄉村振興的“軟實力”。

調結構 上項目

助力實現強村富民

“王書記,我們的大米賣出去了!蘋果也有人下單了!”今年初,豐縣順河鎮農產品產銷公司里熱鬧非凡,該鎮鞏大莊村村民鞏尊友高興地拽著第一書記王楷的胳膊歡呼。

去年6月,王楷受省委組織部及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選派,隨同省委駐豐縣鄉村振興工作隊進駐豐縣,開啟為期兩年的駐村工作。對于在城市長大的他來說,“三農”工作是一個嶄新而又陌生的領域。“這是新起點、新征程,更是新使命。”王楷白天調研走訪,晚上學習理論,撰寫幫促規劃、鎮村發展報告等。

在前期與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多次座談和自己調研的基礎上,王楷將農田升級改造項目確定為今年重點實施的項目之一,即在原有小田并大田的基礎上,引進農業新技術手段,以“機插秧”替換“旱直播”,推動水稻、小麥產量提升和品種改良,以此推進旱澇保收,預計可增加谷作物(水稻、小麥)300斤/畝,收入增加44.64萬元/年,可大幅提升村集體及農民增產增收。“別看王書記年輕,但特別穩重、務實、能干,一心撲在村里的發展上。”鞏大莊村黨支部書記鞏敦宣由衷夸贊。

“今年上半年我們啟動這個項目,下半年實施過程中會帶動‘稻蝦共生’項目,又可以為村民和村集體增加不少收入!”王楷站在綠油油的田邊信心滿滿。

腳下泥土厚幾分,工作把握增幾成。正是有一批像王楷這樣的第一書記深深扎根基層,調產業結構,上發展項目,才有徐州鄉村振興的蓬勃局面。

沛縣漢興街道曉鳴寺村駐村第一書記權淑明引導村民嘗試魚蟹稻米共養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同時申請注冊稻米品牌商標,拓展多元銷售渠道,致力于打造集稻米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睢寧縣桃園鎮魏洼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小剛大力發展“桑葉經濟”,由村集體帶頭推行桑樹規模化種植,依托銀行客戶資源拓展市場,讓桑葉茶暢銷全國,帶動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以上。他還拓展桑葉面條、桑葉宴等深加工產品,開發桑蠶文化體驗項目,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新沂市棋盤鎮白草村駐村第一書記葛春峰成功推動“棋盤鎮設施基質栽培藍莓園(一期)”產業項目立項,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藍莓年產值200噸,形成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采摘、文旅于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態勢,不僅可帶動村民就業、增收,還將有力推動白草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賈汪區紫莊鎮吳臺村在駐村第一書記田豐的帶領下,穩步推進精品蔬菜、水果種植等特色產業,通過農旅融合、電商銷售等,推動農業從單一生產功能向多元價值轉變,有效突破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目前,吳臺村建有蔬菜大棚300余畝,成了遠近聞名的菜籃子基地。

辦實事 解難題

用心用情為民服務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手機鈴聲。”銅山區何橋鎮馬行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曉東常和村民笑嘻嘻地打趣道。每天響起的電話那頭是村民們“拋來”的一個個“求助”:“張書記,我家門口下水道堵住了。”“張書記,我之前跟您提的那個想法咋樣?”……面對千家萬戶、家長里短,他樂此不疲,心甘情愿地為村民服務。

去年,張曉東從機關來到素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三縣”之稱的何橋鎮馬行村。駐村后,他了解到馬行村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比較適合小蔥生長,便積極聯系農業專家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教授村民小蔥種植的科學方法和管理技巧,有效提高種植效益。貼心的技術指導和專門的銷售渠道,讓村民們對特色種植信心倍增,也看到了黨組織堅實的支持。在張曉東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嘗試種植小蔥,并逐漸擴大了種植規模。

駐村期間,張曉東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深入田間地頭,隨時隨地跟村民“坐到一條板凳上,聊到一個話題上”,一步步成為說農村話、辦農民事的“泥腿書記”。“無論是身邊小事、還是產業發展,抑或是開展文化活動,都得將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大家心里。”張曉東說。

這段時間,邳州市鐵富鎮吳堰村村民都在紛紛議論:村里來了一位熟悉又陌生的老同志,無論是烈日炎炎下的田間地頭,還是雨后泥濘難行的道路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就是中儲糧邳州公司派駐到吳堰村的第一書記王平。

“王書記一來,咱糧食儲存就不愁了!”糧食經紀人吳保樂指著倉庫里金燦燦的小麥感慨道。去年秋收后邳州遭遇連陰雨,正是王平專業的儲糧技術指導,讓庫存的3000噸小麥免于蟲害和霉變。駐村工作期間,他還爭取資金用于村內道路建設,流轉發包土地促村集體增收,修理完善公共設施,不斷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以鞏固“黨建紅”帶動“人心齊”“活力強”。

第一書記,既是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的執行者,也是鄉村發展的推動者和協調者。他們扎根農村,服務農民,依靠組織,甘于奉獻,緊緊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未來,我市將持續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不斷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本報記者 鄭玉倩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