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市賈汪區(qū)茱萸山街道龍門村,有一位平凡卻閃耀著光芒的網(wǎng)格員,他叫于得海。自2022年加入平安志愿者隊伍以來,于得海就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用真心和行動書寫著不平凡的志愿故事,成了村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貼心人”。
暴雨中暖心的“救羊哥”
去年7月的一個夜晚,暴雨如注,龍門村被籠罩在一片雨幕之中。傍晚,于得海完成日常的網(wǎng)格巡查后回到家中。然而,隨著雨聲越來越大,他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一種不安在心底蔓延。凌晨3點多,放心不下的他正準備出門再去巡查,急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于哥,大事不好!雨水灌進羊圈了,剛出生的小羊快被淹死了,快來救救它們!”電話那頭,村民陳某某帶著絕望的哭腔說道。于得海心猛地一揪,來不及多想,抓起雨衣就沖進了狂風暴雨中。
等他趕到陳某某家,眼前的場景讓他心疼不已。渾濁的雨水已經(jīng)快把小羊淹沒,陳某某因為身體殘疾,只能在一旁無助地跺腳。于得海毫不猶豫地踏入及膝的泥水中,小心翼翼地將一只只驚慌失措的小羊抱進屋內。隨后,他又和陳某某一起生火,為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小羊取暖。那一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保住這些小羊,這可是陳某某的生活指望!”
經(jīng)過一番緊張的忙碌,小羊們終于平安了。陳某某看著渾身濕透、滿腳泥濘的于得海,感動得熱淚盈眶:“于哥,要是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于得海卻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別這么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暴雨過后,于得海沒有忘記陳某某。他隔三岔五就去陳某某家看望,陪他聊天解悶,幫他打掃庭院。陳某某的生活因為這份關懷變得不再孤單。今年春節(jié)前,陳某某興奮地找到于得海,說羊賣了個好價錢,非要拉著他去吃頓好的。春節(jié)時,陳某某還送來了自己寫的春聯(lián),上聯(lián) “感謝共產(chǎn)黨”,下聯(lián)“不忘網(wǎng)格員”,橫批“越過越好”。看著春聯(lián),于得海的眼眶濕潤了,他更加堅定了繼續(xù)做好志愿服務的決心。
助人改過自新的“引路人”
村民老趙長期酗酒,整天醉醺醺的,沒有一份穩(wěn)定工作,村里人背后都叫他“酒貓子”。酗酒不僅讓老趙的身體每況愈下,還導致家庭矛盾頻發(fā)。于得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這樣下去,老趙的生活只會越來越糟,于是決定幫老趙一把。
于得海多次主動上門,和老趙促膝長談,耐心地給他講酗酒的危害,鼓勵他重新振作。同時,于得海還四處留意工地的招聘信息,希望能幫老趙找份工作,開啟新生活。
一開始,老趙對于得海的關心并不領情,甚至有些抵觸。但于得海沒有氣餒,一次又一次地登門拜訪,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勸說。他的堅持和真誠終于打動了老趙。老趙鼓起勇氣去工地面試,成功找到了工作。
有了穩(wěn)定工作后,老趙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軌。他喝酒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開始主動承擔家務,家里的爭吵聲也漸漸消失了。不僅如此,老趙還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活動。村里組織大掃除和文藝演出時,他總是第一個到場幫忙,忙前忙后,毫無怨言。村民們看到老趙的變化,都紛紛稱贊:“老趙真是脫胎換骨了!”后來,老趙還找到村支部,認真地表達了自己想要入黨的想法。他說:“是網(wǎng)格員讓我懂得了人活著要有目標、有責任。我也想為村里出份力,成為像黨員一樣有擔當?shù)娜恕!?/p>
平凡崗位上的“守護者”
日常的巡查走訪和服務,是于得海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年2 月,村里兩戶人家因為宅基地邊界問題發(fā)生了激烈爭吵,互不相讓。于得海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他耐心地傾聽雙方的訴求,安撫他們的情緒,然后查閱村里的土地資料,還找來村里熟悉情況的老人了解歷史情況。經(jīng)過一番努力,他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成功化解了這場矛盾。
在他看來,平安志愿者雖然崗位平凡,但責任重大。“我們要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用真心換取他們的信任,這樣才能成為群眾的知心人。”于得海總是這樣說。
于得海的故事,只是賈汪區(qū)眾多平安志愿者的一個縮影。在賈汪區(qū)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像他一樣的志愿者在默默付出。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們用日常的點滴關懷匯聚成了溫暖的力量;他們或許不善言辭,但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鄉(xiāng)村才更加和諧,生活才更加美好。
于得海堅信:“只要心中有愛,再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為這片土地帶來更多的希望。”本報記者 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