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時節,徐州豐縣文明辦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清明節主題活動,引導全縣人民群眾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尚,讓傳統節日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清明深入人心
為營造文明、安全、綠色的祭掃氛圍,徐州豐縣文明辦、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豐縣民政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文明祭掃理念。線上,利用融豐縣、遇見鳳城APP等新媒體渠道,發布《文明祭掃倡議書》《殯葬服務價格收費等政策的提醒函》,倡導群眾以鮮花祭掃、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會等綠色環保的方式緬懷先人,減少現場祭掃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線下,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企業,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宣傳文明祭掃的好處。在全縣各公墓、陵園等祭掃場所,設置宣傳展板、懸掛橫幅標語,鼓勵他們用鮮花代替紙錢香燭,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文明祭掃知識講座28場,村干部、志愿者化身“新風快遞員”、成立宣講隊伍分眾式走進沿街商鋪、農家小院和社區小區,用“拉家?!?、播放短視頻等方式開展宣講活動56場。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引導,文明祭掃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以文明、環保的方式寄托對先人的思念。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節期間,緬懷革命先烈是我縣重要的活動之一。全縣機關干部、學校師生、退役軍人、志愿者等各界代表,紛紛前往烈士陵園開展祭掃活動。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人們整齊列隊,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鞠躬默哀,表達對先烈們的無限敬仰和深切緬懷之情。少先隊員們飽含深情地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誓言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也紛紛組織開展紅色主題教育,邀請老黨員、退役軍人講述革命故事,讓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刻了解革命先輩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這些活動不僅是對革命先烈的紀念,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激勵著全縣人民在新時代勇擔使命,砥礪前行。
弘揚傳統文化,豐富清明內涵
除了文明祭掃和緬懷先烈,我縣還注重挖掘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內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縣圖書館舉辦“繪夢書海 紙鳶尋春”“值此青綠 書海尋春”等親子手工活動,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了解傳統節日習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鳳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詩韻傳情·紅色傳承”經典詩詞誦讀會、傳統文化講座等活動,以《清明》《少年中國說》等作品抒發追思與報國志。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讓清明節的內涵更加充實,增強了群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徐州豐縣文明辦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一系列清明節主題活動,在全縣營造了文明、和諧、綠色的節日氛圍,讓文明祭掃成為新風尚,讓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